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发布者:体育部发布时间:2009-05-08浏览次数:431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首先陈述一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从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总的来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体育工作,要注意处理好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关系。

所谓外部关系,大的方面就是在整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育工作要把握正确的定位,确立正确的目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部分,

从学校体育工作内部看,重点是体育部建设方面,我们同样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局部与局部、一般和特殊、目标和路径等各种关系。学校体育要与学校的发展总目标、总进程、总方略相协调,相呼应,为建立和谐校园、为我校实现建设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建设目标添砖加瓦。要做到这一点,学校体育工作就要树立大协调观,要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抓体育,围绕中心干体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体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小的方面就是体育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学校的直属机构,体育部的建设要和学校的发展同步。在此提出对体育部和体育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个人观点:

第一,关于体育课与课外体育,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清晰而明确的,那就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作为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如何使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更好的开展以及更好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我想结合我校实际和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活动要求,我们应该不断的为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创造更为适宜的环境,这里提出我的建议:1、适当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指导和引导,特别是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和引导,结合社团活动,在不断发展社团的同时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和促进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同时社团的发展有利于我校体育竞技水平提高,可以为组建校队培养队员。2、对于校内体育赛事,应该多增设项目,增设校内体育赛事不仅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追求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养成,同时也是增加学校体育氛围的事情,对于体育教学工作有利而无害,并且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第二,关于学术研究方面,我校在努力建设研究教学型高校,作为学校的体育部门,也应该与学校的建设目标协调发展,虽然每位教师在课余时间都会花时间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但目前我部门还很少申请校级课题,没有从行政角度建立过校级和省级课题组,申报校级或者省级课题对于提高体育部的整体能力和整体形象应该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课程方面,教育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师也在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体系进行不断的改进,但是不论是怎么发展,都没有上一个档次,前不久老师曾有想做一个网球精品课程的想法,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毕竟目前我部门还没有一个运动项目是校级或者省级精品课程。这也需要在体育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建设的一个方面。即使最后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使体育部的建设得到发展。

    以上观点,是我对于学校体育工作和我部建设提出的一些个人观点,对于体育部的可持续发展,本人认为是相当有益的,

 

 

                                                           

                                                                                                           体育部:朱守波

                                                                                                               200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