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自评报告

发布者:体育部发布时间:2012-12-14浏览次数:2062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自评报告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代表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水平。学校一直把体育课程建设放在首位,抓教学质量、抓课程建设、抓教书育人。体育课程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根本,全面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近年来参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确定发展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体育学科发展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校体育课程在发展中逐步形成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教学体系,学生在校的锻炼与健康意识不断得到增强,体育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体育教学与课程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体育课堂教学

1. 课程设置

学校把体育课堂教学确立为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十分重视体育课程建设,把体育课程建设作为各项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教学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教学改革经验,体育课程设置始终处于主动适应和发展中,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体系。学校建立了一、二年级必修;其余年级和研究生选修,康复保健课齐全的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的教学时数为每学期36学时,4个学期,共144学时。

近年来,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我们开设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内容有: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瑜珈、体育舞蹈、跆拳道、太极拳、田径等十二门专项课。为确保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我们还为全体学生开设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等多个内容的选修课。拓宽了学生选择课程内容及选择教师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此外,我们还面对部分病、残、弱等特殊的学生群体开设了保健课。

2. 教学文件

我们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文件,有详尽的课程教学要求、完善的备课制度、具体的教学检查措施、规范的成绩管理系统、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等教学管理制度,且责任明确、实施规范。各个教研室每3年修订完善一次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更趋于规范化、系统化。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选用的是李正教授主编的《大学体育教程》,该教材是学校与省内其他医学院校共同编写的、江苏省医学院校通用的教材。

3. 内容方法

 根据学校教学条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探索校本课程,满足学生需求。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清晰、规范,组织教学有新意,教学方法讲究个性化、多样化,师生之间互动踊跃、气氛活跃。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学习中。素质教学一直是我们强调和教学的重点,每个学期都要进行身体素质考试,作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

4. 教学监控

学校构建了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学生评教方面,实现了教学质量网络测评,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学生对体育教师的网络测评分历年来均在90分以上;在教学督导方面,学校建立了校、院(部)两级的教学督导组织,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在教学检查方面,每学期期中开展全校教学大检查,以及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在听课制度方面,建立了部门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

二、课外体育活动

1. 早锻炼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早锻炼制度,由学工处负责实施和管理,效果良好。特别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有明确规定,每周要进行4次早锻炼,并由年办老师进行监督考核。

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学校设立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心,配备专人进行管理,在体育馆内腾出一间配有专用电脑和网络的房间作为体测用房。每年均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并准时上报教育部。《标准》测试结果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布,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3.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项特长,学校成立了篮球社、排球社、足球社、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轮滑协会、围棋社、跆拳道俱乐部等20多个体育社团和单项俱乐部,每个成员都能坚持做到每周至少参加1次社团或俱乐部的活动,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辅导。

积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学校每年都举办以田径项目为主的秋季运动会,近几年,我们还增设了一些群众性、趣味性强的比赛项目,突出健身和娱乐的功能,深受广大师生喜欢。学校每年都举办以新生为主的“阳光杯”篮、排、足、乒乓球等系列赛和面向全校的“三好杯”篮、排、足、乒乓球等系列赛,辅以跳绳、拔河、冬季长跑等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

4. 课余训练与竞赛

学校有完善的训练竞赛管理制度,如《南京医科大学竞赛奖励条例》。尽管不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但学校依然建有长年坚持训练的运动队,配以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积极参加江苏省大体协和南京分会的比赛,取得不俗战绩,如女篮代表队在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中获得了甲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课程条件保障

1. 组织保障

体育部为独立建制的二级单位,下设办公室、教学秘书、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群体竞赛教研室、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和场馆管理中心,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服务、管理人员配备齐全,能很好地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运转。

体育部长年坚持每周例会及业务学习制度,各教研室保证每学期不少于4次的教研活动。每年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各种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2. 经费投入

学校体育经费充足,且逐年稳定增加,完全能够保证课程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的需要。投资八千万元新建的新校区体育馆已交付使用,为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场馆设施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场馆的硬件设施建设,且投入逐年增加,新老校区有运动场馆总面积64071 m2,其中体育馆与训练馆17302 m2。塑胶田径场2片、人造草皮足球场2片、篮球、排球、网球教学场地30片,健美操、瑜伽、健身房、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教学场地25片以及体质测试房,体育场馆服务教学、训练和师生锻炼发挥着积极作用。

新校区的多媒体教室配有先进的设备,有充足的影像资料,体育部新老校区均配有教师专用阅览室,每年订阅期刊、杂志多达40多种。

4. 网站建设

通过校、部两级轮训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网络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2009年建立了体育部网站,该网站展示了体育教学、运动竞赛、群体科研、场馆设施等具体情况。2010年编制了一套适合我校体育教育的“信息管理系统”,该软件具有教学管理、网上选课、成绩查询、教师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真正做到学生网上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充分保证学生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配备

目前体育部共有教师21名,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其中有高级职称9人,硕士以上13人,40岁以下的教师有硕士学位的比例高达83%。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4人左右,从未外聘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2. 师资培养

体育部长年坚持业务学习与备课制度,要求教师教学专项水平达到“一专多能”的目标,这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坚持认真备课写好每次课教案;坚持每位教师每学期有2-3次以上相互看课、相互学习;坚持指导教师制度,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坚持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每年教师外派进修、参加学生体协及各种教研、裁判等活动人均高达4次。

3. 教师待遇

学校历来有着重视体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学校在岗位、职称、评优、福利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一视同仁,对超工作量的教师按超工作量计算酬金,对课外、早操、健康标准测试和其他额外劳动都能给与适当的报酬。体育部门各科室和教师都有专门的办公室,办公设施齐全,设备较为先进,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办事效率。

五、课程建设效果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学校将此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在实施启动时,成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管理办法。在体育部下设体质健康测试中心,配备专人管理,有固定的测试场所,购置先进的测试仪器,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工作,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及时上报《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近三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都在90%以上。

2. 教师业务能力

学校对教师的教学专项业务要求较高,要求达到“一专多能”,能胜任二门以上课程教学、有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竞赛的能力。近几年中青年教师利用在职进修和课余练习,大大提高了业务能力,目前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以上裁判6人,国家一级裁判21人次,运动健将5,建立了一支业务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教师都能达到《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良好以上。

3. 教研成果

这几年体育部先后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承担省部级、校级立项课题8项;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3部。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校本课程体系,主编了符合医学类高校的《大学体育教程》。

4. 校代表队成绩

学校运动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代表队在各级各类运动竞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如女篮代表队在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中获得了甲组第三名的好成绩;2010年,田径代表队获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比赛的男子甲组100m第四名,女子甲组4x400m接力赛第六名,男子甲组4x100m接力赛第七名;2011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上,学校啦啦操代表队分别荣获了大学组花球无级别自选动作、大学组集体技巧三级自选动作两个组别的冠军和大学组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考核工作,是对我校体育工作的一次促进,一次提高,更是一次建设。我校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考虑到我校是一所单科性的高校,对照考核指标,确有一些欠缺和不足之处,还未能达到优秀等级,介于良好与优秀之间。但本次考核只有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故我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自评等级:合格。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建设.ppt

 

 

 

                                                                                                          南京医科大学

                                                                                                         20121018